道聖門仙道氣功★台灣清靜學會 首頁
本站瀏覽人次

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登入

道聖門仙道氣功★台灣清靜學會 首頁 -> 道聖門專業經書討論版 -> 22 性命圭旨 950115

 
發表新主題   回覆主題  
上一篇主題 :: 下一篇主題  
發表人 內容
站長
版工兼打掃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04
文章: 426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日 四月 08, 2007 1:21 am    文章主題: 22 性命圭旨 950115 引言回覆

95年1月15日出版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蜉蝣
端菜的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12
文章: 282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六 四月 28, 2007 5:34 am    文章主題: 性命圭旨"69頁 九鼎煉心圖 引言回覆

引言回覆:
達道居士:給各位了解
九層煉心
初層煉心者,是煉未純之心也,未純之心,多妄想,多遊思,妄想生於貪欲,遊思起於不覺,學人打坐之際,非不欲屏去塵情,無如妄想方除,遊思忽起,法在止觀,乃可漸漸消鎔,止則止於臍堂之後,命門之前,其中稍下,有箇虛無圈子,吾心止於是而內觀之,心照空中,與炁相守,維繫乎規矩之間,來往乎方圓之內,息息歸根,合自然之造化,巍巍不動,立清淨之玄機,從此一線心光,與一縷真氣相接,渾渾灝灝,安安閒閒,此煉心養炁之初功也。
二層煉心者,是煉入定之心也,前此一線心光,與一縷真炁相接,若能直造杳冥,自當透出玄竅,奈何定心不固,每當識神所遷,心與炁離,仍不能見本來面目,法在心息相依之時,即把知覺泯去,心在炁中而不知,炁包心外而不曉,氤氤氳氳打成一片,此煉心合炁之功也。
三層煉心者,是煉未復之心也,前此氤氤氳氳打成一片,重陰之下,一陽來復,是名天地之心,即是玄關一竅。此刻精氣神都在先天鴻濛初判,並不分真精真氣真神,即此是真精真氣真神,若能一心不動,便可當下採取運行,無奈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,美景現前,忙無錯手,心一動而落在後天,逐分為精氣神矣。法在玄關初現之時,即刻踏住火雲,走到尾閭,堅其心,柔其息,敲鐵鼓而過三關,休息於崑崙焉,此煉心追炁之功也。
四層煉心者,是煉退藏之心也,前此踏火雲,過三關,心與炁相隨,固已入於泥丸矣。然在泥丸宮內,或有識神引動,則炁寒而凝,必不能化為真水,灑灌三宮,前功盡去矣。法在崑崙頂上,息心主靜,與炁交融,炁乃化為美液,從上腭落下,捲舌承露吞而送之,注心於絳宮,注心於黃庭,注心於元海,一路響聲直送到底,又待玄關之現焉,此煉心得炁之功也。
五層煉心者,是煉築基之心也,前此入泥丸而歸炁穴,已有河車路徑,從此一心做去,日夜不休,基成何待百日乎?然或有懈心,有慾心,作輟相仍丹基難固。夫築基所以聚精合神也,功夫不勤,精神仍然散亂,何以延年奉道,法在行憑子午,逐日抽添,取坎填離,積精實腹,此煉心累氣之功也。
六層煉心者,是煉了性之心也,前此河車轉動,聚精會神,則靈根充實矣。從此心液下降,腎氣上升,是為坎離交,杳冥中有信,浩浩如潮,一半水氣濛濛如霧,一半雲氣是名金水初動,方修玉液還丹,倘用心不專,則盡性之事難了,法在金水初生之日,由丹田分下湧泉,霎時而合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yoyo
小囉囉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08
文章: 711
來自: Mars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六 四月 28, 2007 7:57 am    文章主題: 只到第六層 引言回覆

蜉蝣師兄:

怎麼才煉到第六層?

後面的被您吃掉了嗎?


:lol: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子理
店小二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12
文章: 374
來自: 道聖門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一 四月 30, 2007 2:31 pm    文章主題: Re: 只到第六層 引言回覆

yoyo 寫到:
蜉蝣師兄:

怎麼才煉到第六層?

後面的被您吃掉了嗎?


:lol:


原來是老師貼在這裡
http://app-01.myweb.hinet.net/guestbook/view.asp?UID=shengp815&Page=3

只有到第六層,還有七,八,九三層沒有說。

其實,雖說九層練心,但是確實為"一"也。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蜉蝣
端菜的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12
文章: 282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二 五月 01, 2007 12:45 am    文章主題: 引言回覆

好像在煉乾坤大挪移(倚天屠龍記)九層心法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yoyo
小囉囉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08
文章: 711
來自: Mars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二 五月 01, 2007 12:53 am    文章主題: 引言回覆

蜉蝣 寫到:
好像在煉乾坤大挪移(倚天屠龍記)九層心法




哈哈,某個程度上,是差不多的

不過我沒看過武俠小說...................
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達道居士
掌門人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07
文章: 6
來自: 台北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三 五月 02, 2007 11:34 pm    文章主題: 引言回覆

yoyo 寫到:
蜉蝣 寫到:
好像在煉乾坤大挪移(倚天屠龍記)九層心法




哈哈,某個程度上,是差不多的

不過我沒看過武俠小說...................


補上789層功法
七層煉心者,是煉已明之性也,前此金水河車,仙師名為內煉,到此還有外煉功夫,以外合內,真心乃聚而不散。蓋內體雖明,好飛者汞性。內修雖具,易壞者陰丹。設或保養不純,則心性復滅矣。法在以虛明之心,妙有之理,和砂拌土,種在彼家,彼家虛而由我實之,彼家無而自我有之,以有投無,以實入虛,死心不動,霎時間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,一候為一陽有如震;二候為二陽有如兌,時值候正宜和丹,那邊吐出一弦真炁,其喻為虎向水中生,這邊落下一點玄光,其喻為龍從火裏出,兩隻龍虎會合,性情交感,一場大戰,名為天地晦冥,身心兩靜矣。俄而三陽發動,有如乾卦,如潮如火,如霧如煙,如雲如霜,如雪如花,身中陽鉛晃耀,我即持劍掌印,踏星步斗,鼓動元和,猛烹極煉,透三關而上泥丸,一身毛竅皆開,比前玉液河車更不同也,吞而服之,以先天制後天,性命合而為一,即大還丹也。性屬火,其數七;命屬金,其數九,返本還原,故名七返九還金液大丹,從此鉛來制汞,其心常明,永不動搖矣,此煉心成神之功也。
八層煉心者,是煉已伏之心,而使之通神也。前此七返九還,以鉛制汞,心已定矣,但要溫之養之,要使身中之炁,盡化為神,身中之神能遊於外,於是服一年十二月氣候,除卯酉二月為沐浴,餘十月為進退,故名十月溫養,非言要十箇月功夫也。否則心雖定而不靈,煉之煆之,靈心日見,靈則動,動則變,變則化,故有出神之事,而不為物情所迷,此煉心成神之功也。
九層煉心者,是煉已靈之心,而使之歸空也。前此溫養,胎之神已出而不惑,隨心所欲,無往不宜,高踏雲霞徧遊行,至靈足樂矣。但靈心不虛,則不能包含萬有,此所以有煉虛之著也。煉虛者心胸浩蕩,象有皆無,清空一靜,悟得天地間是我非我,是空不空,世界有壞,惟空不壞,乾坤有礙,惟空無礙,此所以神滿虛空,法周沙界也,此為煉之始末,絶無加矣。
_________________
改變命運,就在當下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MSN Messenger
達道居士
掌門人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07
文章: 6
來自: 台北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三 五月 02, 2007 11:41 pm    文章主題: 九層煉心 引言回覆

再補上註解
初層煉心者,是煉未純之心也。未純之心,多妄想,多遊思;妄想生於貪慾,遊思起於不覺。學人打坐之際,非不欲屏去塵情,無如妄想才除,遊思忽起。法在「止觀」,乃可漸漸銷鎔。止則止於臍堂之後,命門之前;其中稍下,有一個虛無圈子。吾心止於是,而內觀之,心照空中,與氣相守,維繫乎規矩之間,來往於方圓之內,息息歸根,合自然之造化;巍巍不動,立清淨之元基。從此一線心光,與一縷真氣相接,渾渾灝灝,安安閑閑,此煉心養氣之初功也。
修道煉心之功夫,分為九步,分別講之。謂為「人元大道」者,丹法分人元、天元。所謂「天元大丹」,亦從人元做起,人元亦合天元。天元純為先天大道,始終還虛;人元則下手之初,攙以後天有為有作之法。古者多由人元以進天元,人元即築基栽補之法也。上德聖智,可以直修天元;若為鈍根,自以人元入手為易。天元為圓頓兼修,人元則為漸法,所謂「道以全形,術以延命」是也。李仙由呂祖親傳道法,所述九層,亦為上乘簡易之功。初層煉未純之心,即煉己也,由後天之身心做功夫。後天之心多妄想,更有遊思,妄想即念也。遊思者,未起念而忽動於中,並無目的,往來無定,忽起忽落者是也。遊思本無中生有,時有時無,念則有所專注,隨想而生,故念可強制而克去之,遊思則無從制止。譬如貧而思富,以貧而有所慾,此是妄想;遊思則無論心中有念無念,忽然撞上心來,因其無因而至,故事前難以防止。修士煉斯二者,法在止觀。止者止念,觀者觀心,止觀在習靜,在止於至善。以至善之心,止於玄牝之門,為「止觀雙修」,止觀雙修為佛家名詞;道家謂之「性命雙修」、「妙竅雙修」也。
止觀雙修,佛家又有許多層次。初時為「小止觀」,後有「大乘止觀」,又有「人天止觀」。小止觀者,漸法也;大乘止觀,圓頓兼修之法也;人天止觀,最後還虛之事也,此為了手之事,而非初步之功。止觀為止念觀空,從空中下手,《小止觀》書中有云:「止者,繫心於緣中。」緣中即空中也。或者繫心於眉間,或者繫心於臍下,繫心即觀繫止於何處,即止也。將空空洞洞,無思無慮之心,放之於此三處。有此三處,可分三層。兩眉間者,正與同善社之法相同。不過繫心眉間,須卻入一寸,卻者退也,仍在虛空之處也。臍下繫心,亦須離開肉一寸三分。兩眉間為性光發見之地,所以如來兩眉間放白毫光,此即本性中之光明。所謂「虛室生白」之時,即眉間發光也,兩眉間即是虛室。臍下一寸三分,胎息之地也,真息即在此處。廖蟾輝曰:「前對臍輪後對腎,中間有個真金鼎。」金鼎者,真息凝結也,修功到時,自能知之。臍下一寸三分,有真氣一團,圓轉如輪,即命蒂也。人自下生以後,命蒂即在此處,由嬰而孩,胎息散,而此處成為空穴矣。單修性功者,從眉間一竅下手;單修命功者,從臍下之處下手。呂祖曰:「單修性而不修命,萬劫陰靈難入聖。」祇能成為陰神鬼仙耳;「單修命而不修性,壽同天地一愚夫。」(參《敲爻歌》,文字稍異)故必須性命雙修。性命雙修,必須從「緣中」下手。緣者邊際也,邊際之中,即為內外虛空相接之虛竅,即人身天地中虛竅是也。因此處為呼吸之根,又為心神出入之門戶,故神氣皆聚於此。人欲修道,必先使神氣心息相合相依,正好在此下手。蓋神屬於性,氣屬於命,人藉氣而有命,藉神而能靈;神氣二物,為人之至寶。氣自外來,盜之於天地萬物,然有神方能盜氣入身;故人死神散,則氣不入矣。而人死亦有二種,若神先散而死者,臨終時先昏迷不醒,祇有出氣,而無入氣,氣出盡則絕矣;若氣先斷,而後神散者,則神志清明,忽然氣絕,目自死去多時,仍明是也。神氣二者,有一去身則必死,是必保此神氣二者,方能生存。修道即修此神氣二物也,修性從神字下手,修命從氣字下手;若欲雙修,必須在神氣相合之處下手。彼眉間、臍下,皆無當也;唯「緣中」一穴,神氣出入,皆在此處。雙修下手,由此一竅,則妙竅皆在其中,此竅本虛,故三教皆以一中字象之。然此為虛中,而非真中,必神氣相合,心息相依,而後有真中,白玉蟾曰「念頭動處為玄牝」是也,故此曰「緣中」。緣中者,真中緣此而生也,道家謂之「圓中」,亦曰「懸中」。「繫心於緣中」,即道家之「妙竅雙修」,儒家之「性命雙修」,佛家之「止觀雙修」也。大乘止觀,即自然無為,安而行之者也;小止觀即知止之功夫也。南嶽思大師,專講大乘止觀,先須能空淨其心,涵養其氣,不止觀而自然合於止觀,即頓法也。我輩頓漸兼修,先在繫心於緣中下手,則無誤矣,此天元之工也。
李仙所述,人元初層下手工夫,「止在臍堂之後,命門之前,其中稍下有個虛無圈子,吾心止於是,而內觀之」,即繫心於臍下之法也,為以術延命之道,故謂「人元」。其所以為之「人元大道」,與「天元」不同者,即在以意生玄竅而已。所謂吾心止觀於是,其法先以後天呼吸之氣,入之深深,聚在臍下,成此虛無圈子,而以心觀之之道也,所以云「心照空中(即是臍下離肉一寸三分)」,是即下手工夫也。息到於此,心亦安在此處,心息相依,即能混沌而發生造化矣。此由接命入手者也,至于維繫乎規矩之間,往來於方圓之內,上句即性命雙修矣!先修命而後合性,性得於天,命立於人,所以云人元也。其法須先調息,入息以意送到內之金鼎處,出息以意送到外之臍下。及臍下元氣已動,則以神合息,上住緣中,下止臍下。方者地也,圓者天也,圓竅以通天氣,方竅以通地氣;「方圓之內」即天地之間之中也,「規矩之間」即臍下一寸三分之規中真金鼎處也。因臍下元氣已生,規中已成,故自外中以達內中,真意來往,以維繫之耳。凡六十四歲以上,或身體不健之人,宜用此功以保命。九層煉心,由人元起,而到天元,由上品丹法,進而入於最上一乘,即此是也。由此心息相依,心合於息,然後真息成立,在先之「虛無圈子」,凝結而成玄竅,即後天中之先天也;復以心合之,而混沌方入先天。煉到此,而初層煉心功夫已成矣。但所謂意者,仍是有意無意之意,若過於助長,返起邪火而致疾矣。慎之。

二層煉心者,是煉入定之心也。前此一線心光,與一縷真氣相接,若能直造杳冥,自當透出玄竅。奈何定心不固,每為識神所遷;心與氣離,仍不能見本來面目。法在心息相依之時,即把知覺泯去,心在氣中而不知,氣包心外而不曉,氤氤氳氳,打成一片。此煉心合氣之功也。
二層煉入定之心,即心定於氣中是也。心止在虛無圈子之內,是即定於一也。久久純熟,自然由定而忘,歸於混沌,不識不知,內忘其心,外忘其身,自然透出玄關。張三豐曰:「玄關往來無定位。」又曰:「黃庭一路皆玄關。」所謂「黃庭一路」者,即呼吸之範圍也。呼吸之氣,從口鼻而出入,凡息所能到之處,即「黃庭一路」也。茲就丹田所在之地位,以明「一路」之範圍,列圖以明之如下:
從頂至中,為上田;從中至臍,為中田;從臍至陰
蹻,為下田。身內之丹田,必內丹成立,方為丹田,
無丹則不能有丹田也。譬如土田,田中所種何物,
即為何物之田,如種草者為草田,種麥者為麥田;
田中有丹,方為丹田;既未有丹,即無丹田,今所
有者,只有丹田地位之空竅。丹田之地位,實只「黃
庭一路」而已。黃庭一路,皆為玄關,故玄關有上下之別,又有內外之分;或現於上,或現於下,並無定在。見於上者,為上玄關;見於下者,為下玄關,其形如環,其白如雪,其軟如綿。如○或如 ,此皆指外玄關而言也;至內玄關,即丹原是也,佛說為法輪常轉。丹原初成,大如黃豆,常在下田之範圍內跳動,至靜定之時,即能覺之。吾人下手做功,而現象之玄關為外玄關;至內玄關,須待三元混合,凝結丹原,真息成立之時,方能見之。玄關一竅,最為秘密,從來皆不明說,今為便利後學計,故詳說之。心既止在臍下虛無圈子之內,一線光心,與一縷真息相接,自能杳冥,因杳冥而生恍惚,而透出玄竅,是即外玄關現象也。唯因定心不固,所以不易即見玄關,必須先事還虛,泯去知覺,心息相依,神氣相合,由定到忘,入于混沌,方能見之。所謂入於混沌,即還虛功夫也。吾人對於還虛之功,一步直入,而彼有三步工夫。臍下一團之氣,是為命寶,心定而入於其中,一也;使心息相依,神氣相合,二也;漸漸杳冥,而入於混沌,返還虛境,三也。與吾人稍有不同,而到還虛以後,得藥則相同也。

三層煉心,是煉「來復」之心也。前此氤氤氳氳,打成一片,重陰之下,一陽來復,是名天地之心,即是玄關一竅。此刻精氣神都在先天,鴻濛初判,並不分真精、真氣、真神。即此是真精、真氣、真神。若能一心不動,便可當下採取運行;無奈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,美景現前,茫無措手,心一動而落後天,遂分為精、氣、神矣。法在玄關初現之時,即刻踏住火雲,走到尾閭,堅其心,柔其息,敲鐵鼓而過三關,休息於崑崙焉。此煉心進氣之功也。
三層煉來復之心,即七日來復,一陽生之時也,此為陽生火候。重陰之下,一陽來復,漸漸真陽充足,即見玄關一竅,此時已達恍惚之境矣。玄關既現,精氣神合而不分,若無雜念,即可採取。因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,而生驚喜之心,或疑懼之念,立刻即落後天,精氣神分立為三矣。人元至此,有作有為,法在玄關初現之時,不著一相,仍用功夫定神,在外一心不動。少焉陽氣充足,即微用意引至尾閭。火雲,即陽氣也。初,一陽來到尾閭,即是到身。何以不曰身,而曰尾閭?因陰蹻一穴,藏有先天真陽,與外來真陽同類,故能招攝外陽。外面一陽前來,先到尾閭,內外相合,直到命門,而外腎即舉,此為活子時;隨即衝到心府,而自覺外腎之舉,此為活午時。覺知之後,即須用定,由是而二陽、三陽,陽氣充滿,自然由尾閭上升泥丸。人元於此,恐因著相生心,當面錯過,故先以微意,引之而上,沖開尾閭,以過三關,先通後天之道路也。天元于此,任其自然,玄竅一開,全身各竅,自無不開。人元有為,用意先之,此亦不同者也。至活子時,指陽生言;活午時,指知覺而言。吾人為後天破體之身,陰氣甚盛,陽之初來也,不甚覺知,僅知皮上跳動而已;其實陽氣業已上升到頂。所謂堅心柔息,即定、忘二字之功夫也。

四層煉心者,是煉退藏之心也。前此踏火雲,過三關,心與氣溫固,已入於泥丸矣。然在泥丸宮內,或有識神引動,則氣寒而凝,必不能化為真水,洒濯三宮,前功盡棄矣。法在崑崙頂上,息心主靜,與氣交融,氣乃化為美液,從上腭落下,捲舌承露,吞而送之。注心于絳宮,注心于黃庭,注心於元海,一路響聲,直送到底,又得玄關之現象焉。此煉心得氣之功夫也。
四層煉退藏之心,即身內七返工夫也。由陰蹻之陽,吸入外陽;外陽到來,衝動命門而腎舉,我應定忘;在外陽氣即上衝心府,而覺外腎之舉,我仍定忘;在外陽可直到頂上,此陽氣內行之路也。天元丹法,任其自然升降,故在我所知覺者,祇知身上酥麻,其初如蚤在身上跳動,旋即全身酥麻成片,應即用忘字功夫,陽氣方能化而為液,由崑崙下降,透心清涼,此時心中快樂,不可言喻也。人元有為,處處用意,當氣上升,則靜守於泥丸,注意久之,引而下降,以腭承之,嚥下重樓;又注意引下絳宮、黃庭,以歸元海,此即七返之小周天也。此時應即止火;若再接續做去,身體即不舒適,而其氣散矣。心與腎之相交,水火既濟,陽氣上升,涼液下降,有聲如雷,直達于底。上升時為陽上交於陰,下降時為陰下交于陽,此即小周天運動河車之功夫也。

五層煉心者,是煉築基之心也。前此入泥丸,而歸氣穴,已有河車路徑,從此一心做去,日夜不休,基成何待百日乎!然或有懈心,有慾心,作輟相仍,丹基難固。夫築基所以聚精會神也,工夫不勤,精神仍然散亂,何以延年!奉道法者,在行憑子午,逐日抽添,取坎填離,積金實腹。此煉心累氣之功也。
五層是煉築基之心也。上功行之不怠,有三百周天,既築基成功矣。然或時作時輟,行功不勤;或動於外誘,定心不固;行功不能合法,則雖行之甚勤,而仍無金可積,難以進步。夫築基,即築其丹基,而固之之意也。若優遊玩忽,何能日起有功,而使之永固!故道在聚精會神,日新又新。功夫不勤者,必改之使勤;行持不合法者,必矯之使合法。要在行一周天,有一周天之效用,逐日抽添,積金實腹,則三百周天,自易畢而成功矣。人生修持,每多始勤終怠。能加一番矯正鞭策之功,自能不蹈往轍,而漸臻有成。此煉心累氣之功夫,最要而不可忽者也。

六層煉心者,是煉了性之心也。前此河車轉動,聚精會神,則靈根充實矣。從此心液下降,腎氣上升,是為坎離交。杳冥中有信,浩浩如潮,一半水氣;濛濛如霧,一半雲氣。是名金水初動,方修玉液還丹;倘用心不專,則盡性之事難了。法在於金水初生之日,由丹田分下湧泉,霎時合到尾閭;調停真息,鼓之舞之,乃能滔滔逆上,至於天谷;涓涓咽下,落于黃庭。如此則朝朝灌溉,心地清涼,血化為膏,意凝為土,土中生汞,汞性圓明,遇物不遷,靈劍在手。孟子謂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」仙家名為「陰丹」、「內丹」。此煉心明性之功也。 六層煉了性之心,即煉己以生真意之功也。天元煉己,為最初下手之功,煉到真意已成,即由真意調停火候,故一面任之自然。人元先以己意導氣,此意不真;必於築基後,作此煉己之功,使真意成而真息立,此關於性字之功夫也。蓋前此心腎相交,腎氣上升,心液下降;升者為坎中真火,陽交于陰也;下者為離中真水,陰交于陽也。在內心腎相交,在外金木自然合併,即有一團真意,氤氤氳氳,周于玄關,聚而不散,二土成圭,此在外者也。至在內,則因心腎相交,水火既濟,行滿三百周天,自生一團真息,即是丹元,日夜跳動,自臍而下,由蹻而上,往來不息,以意封固,則在臍下,圓轉如輪。又能自然開闔,而真息升降,上達於頂,下達至踵,周流上下,此時應用溫養丹元功夫。只有定忘兩字,每日忘若干時,定若干時,亦可安時;六時做工,六時必須定、忘平均。經過一年溫養之後,丹元化為還丹,外方有象,眼前見有黑球,仍守定忘,漸漸黑球變為紅球。是即得到內丹,而了性之時也,將進大周天七日之功矣。

七層煉心,是煉已明之心也。前此金水河車,仙師名為「內煉」,到此還有外煉工夫,以外合內,真心乃聚而不散,蓋內體雖明,好飛者汞性;內修雖具,易壞者陰丹。設或保養不純,則心性復滅矣。法在以虛明之心,妙有之性,和砂拌土,種在彼家;彼家虛而自我實之,彼家無而自我有之,以有投無,以實入虛,死心不動。霎時間,先天一炁,從虛無中來,一候為一陽,有如《震》;二候為二陽,有如《兌》。時值二候,正宜合丹,那邊吐出一弦真氣,其喻為虎,向水中生;這邊落下一點玄光,其喻為龍,從火裏出。兩邊龍虎會合,性情交感,一場大戰,宛如天地晦冥,身心兩靜矣。俄而三陽發動,有如《乾卦》,如潮如火,如霧如烟,如電如雷,如雪如花;身中陽鉛晃耀,我即持劍掌印,踏罡步斗,鼓動元和,猛烹極煉,透三關而上泥丸,一身毛竅皆開,比前玉液河車,更不同也。吞而服之,以先天制後天,性命合而為一,即大還也。性屬火,其數七;命屬金,其數九,返本還原,故名七返九還金液大丹。從此鉛來制汞,其心常明,汞不動搖矣。此煉心存神之功也。
七層煉心,是煉已明之性也,即煉氣化神之功也。煉已明之性,即以我之虛靈,通天地之大虛靈,我心完全在於空中,於是須增忘減定。忘者,身心兩忘也。我之身心,化入於虛,與虛空無異,而虛中生出造化,顯現應過大周天之景,黑球變為紅球,又稱「朱橘」,所謂火裏煉丹,即其時矣。紅球迴繞吾身,忽上忽下,由後而上,由前而下,繞後繞前,可分為子午卯酉。到子午卯酉之位,球行必稍舒緩;過此位後,忽而升入極高,忽而落下極低,如狐煉丹,人但見其紅球起落也。此子午卯酉,完全在外也;彼家即是虛空,而我以真意實於虛中。至在身內者,「白雲朝頂上,甘露灑須彌」,紅球升而熱氣與之同升。少焉紅球落下,甘露亦即下降,有聲如雷;過七日後,紅球變為紫氣,籠罩身上,此時陰魔,如潮如火,洶湧而來,此為過大周天之景,即《西遊記》過火焰山之時也。
過大周天之時,宿業發現,萬魔齊來,吾人所有貪、嗔、癡、愛及歷劫宿業,皆發現於目前;所有曾入眼簾人物,亦皆於眼前出現。所謂「持劍掌印」者,劍即慧劍,是為靈覺真心,須以真心鎮之,譬之於劍,以斬斷一切。印為天印,即天心也。陰魔既潮,心動便傾丹鼎,故須持劍印,鎮伏一切,應以心放在空洞之中,不使起意。「罡」者四正,即子午卯酉是也;「斗」者斗柄,亦即定盤星也。「此時應鼓動元和,猛烹極煉。」即是《西遊記》之過火燄山也。此山八百里,無路可通,中有萬魔聚集,火烈如焚。過此難關以後,方得平安,身上毛竅,皆已展開,有如炒豆,又癢又熱,人則如醉如痴,血氣全身倒流,少時涼液下來,而全身清涼矣。過火焰山所以須芭蕉扇者,因芭蕉是木葉,雖為木質而極柔,以比木液,扇以生風,風即真陰之氣。此氣到口,方化液體,而甚清涼,未到口時,本為氣體也。三調芭蕉扇,煽風滅火,三即乾也,金也;芭蕉木也,此為金木交併。孫悟空見鐵扇公主時,情話綿綿,以比真陰真陽相見,而陰陽交感和合也。火燄山之火,識神之火,牛魔王為牛,即雪山之大白牛也。是為坤土,亦是意土。意多邪妄,去妄即真;意本相續,故殺之,而落頭生頭,唯牛魔王為妄意,妄意之火,須以陰柔克之,熄其妄而歸真,乃是明心見性,故牛王皈正,全賴金剛合圍,喻遍體乾金也。人生七情六慾,皆妄意也,此時真妄相戰,陰陽相激。既過大周天,妄返為真,濁陰已盡,真陽返入吾身,而成為純陽之體,故曰「七返九還金液大還丹」,與小周天之玉液還丹不同也。小周天為七返,大周天為九還,若單舉一種而言,則大小周天,皆有七返九還也。過大周天後,止心不動,與太虛一體,此後即是出神功夫矣。

八層煉心,是煉已伏之心,而使之通神也。前此七返九還,以鉛制汞,心已定矣。但要溫之養之,要使身中之氣,盡化為神;身中之神,能遊於外。於是取一年十二月氣候,除卯酉二月為沐浴,餘十月為進退,故名「十月溫養」。非言要十個月功夫也,否則心雖定而不靈。煉之煆之,靈心日見;靈則動,動則變,變則化,故有出神之事,而不為物情所迷。此煉心成神之功也。
八層煉已伏之心,而使之通神,是即出神之功夫也。既得外丹之後,須用溫養工夫,為時約須一年。除卯酉二月,應沐浴外,共有十月,是即「十月懷胎」也。法以我身之虛空,通天地之虛空,久之而罩身之紫光,化為金光,漸漸金光大如車輪,覆於頂上,此即出神之景也。在此時多不自覺,以一意於忘之,故不識不知,宜有伴侶,以守護之、警提之,而使其覺。則其神一覺,而即出矣。初時其神幼稚,不能遠出,僅及五步、十步而止,漸煉漸遠,到後來可遠至千里萬里也。此時迴視色身有如糞土,故多有到此時,即尸解而化去者。且此後煉神還虛,皆為神上之事,即無色身,亦可修煉,故無妨捨去;然即捨去,而其色身亦可歷久不壞矣。

九層煉心者,是煉已靈之心,而使之歸空也。前此溫養功深,神已出而不惑,隨心所欲,無往不宜,高踏雲霞,遍遊海島,致足樂矣。但靈心不虛,則不能包涵萬有,此所以有煉虛一著也。煉虛者,心胸浩蕩,眾有皆無,清空一氣,盤旋天地間,是我非我,是空不空;世界有毀,惟空不毀;乾坤有礙,惟空無礙,此所以神滿虛空,法周沙界也。此煉心之始末也,無以加矣。
九層煉已靈之心,是還虛也。靈之神,應打掃乾淨,使之虛空粉碎,成為千百億萬化身,則神通變化無窮矣。此時神已脫胎,故可以神還虛,亦可帶軀殼而還虛,徧虛空皆我神之所到,徧虛空皆為我之法身。於是九層煉心,大功告成。本章從初步說起,到還虛而止,因先從接命入手,功夫稍有不同。至入大周天以後,則與現在所講之先天大道,無以異也。
人元丹法,以己意為主,亦取意生身之義。法在專一其意,以達於誠,不過煉己未熟,火候恐不甚易,而其簡易,不若天元。古人謂,天元唯上根可修,中人之資,必須由人元而進天元也。
_________________
改變命運,就在當下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MSN Messenger
小道童
版主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11
文章: 30
來自: 煉丹爐前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三 五月 02, 2007 11:45 pm    文章主題: 引言回覆

達道居士 寫到:

補上789層功法
七層煉心者,是煉已明之性也,前此金水河車,仙師名為內煉,到此還有外煉功夫,以外合內,真心乃聚而不散。蓋內體雖明,好飛者汞性。內修雖具,易壞者陰丹。設或保養不純,則心性復滅矣。法在以虛明之心,妙有之理,和砂拌土,種在彼家,彼家虛而由我實之,彼家無而自我有之,以有投無,以實入虛,死心不動,霎時間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,一候為一陽有如震;二候為二陽有如兌,時值候正宜和丹,那邊吐出一弦真炁,其喻為虎向水中生,這邊落下一點玄光,其喻為龍從火裏出,兩隻龍虎會合,性情交感,一場大戰,名為天地晦冥,身心兩靜矣。俄而三陽發動,有如乾卦,如潮如火,如霧如煙,如雲如霜,如雪如花,身中陽鉛晃耀,我即持劍掌印,踏星步斗,鼓動元和,猛烹極煉,透三關而上泥丸,一身毛竅皆開,比前玉液河車更不同也,吞而服之,以先天制後天,性命合而為一,即大還丹也。性屬火,其數七;命屬金,其數九,返本還原,故名七返九還金液大丹,從此鉛來制汞,其心常明,永不動搖矣,此煉心成神之功也。
八層煉心者,是煉已伏之心,而使之通神也。前此七返九還,以鉛制汞,心已定矣,但要溫之養之,要使身中之炁,盡化為神,身中之神能遊於外,於是服一年十二月氣候,除卯酉二月為沐浴,餘十月為進退,故名十月溫養,非言要十箇月功夫也。否則心雖定而不靈,煉之煆之,靈心日見,靈則動,動則變,變則化,故有出神之事,而不為物情所迷,此煉心成神之功也。
九層煉心者,是煉已靈之心,而使之歸空也。前此溫養,胎之神已出而不惑,隨心所欲,無往不宜,高踏雲霞徧遊行,至靈足樂矣。但靈心不虛,則不能包含萬有,此所以有煉虛之著也。煉虛者心胸浩蕩,象有皆無,清空一靜,悟得天地間是我非我,是空不空,世界有壞,惟空不壞,乾坤有礙,惟空無礙,此所以神滿虛空,法周沙界也,此為煉之始末,絶無加矣。


九層煉心,摘錄於道聖門出版的慧命經第170-173頁。

後面174-175頁的九層功法,我也覺得不錯,摘錄給大家參考。

(ㄧ)收心
(二)尋氣
(三)凝神
(四)展竅
(五)開關
(六)築基
(七)得藥
(八)結丹
(九)煉己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子理
店小二


註冊時間: 2007-04-12
文章: 374
來自: 道聖門

發表發表於: 星期四 五月 03, 2007 8:00 am    文章主題: Re: 九層煉心 引言回覆

達道居士 寫到:
再補上註解
初層煉心者,是煉未純之心也。未純之心,多妄想,多遊思;妄想生於貪慾,遊思起於不覺。學人打坐之際,非不欲屏去塵情,無如妄想才除,遊思忽起。法在「止觀」,乃可漸漸銷鎔。止則止於臍堂之後,命門之前;其中稍下,有一個虛無圈子。吾心止於是,而內觀之,心照空中,與氣相守,維繫乎規矩之間,來往於方圓之內,息息歸根,合自然之造化;巍巍不動,立清淨之元基。從此一線心光,與一縷真氣相接,渾渾灝灝,安安閑閑,此煉心養氣之初功也。
修道煉心之功夫,分為九步,分別講之。謂為「人元大道」者,丹法分人元、天元。所謂「天元大丹」,亦從人元做起,人元亦合天元。天元純為先天大道,始終還虛;人元則下手之初,攙以後天有為有作之法。古者多由人元以進天元,人元即築基栽補之法也。上德聖智,可以直修天元;若為鈍根,自以人元入手為易。天元為圓頓兼修,人元則為漸法,所謂「道以全形,術以延命」是也。李仙由呂祖親傳道法,所述九層,亦為上乘簡易之功。初層煉未純之心,即煉己也,由後天之身心做功夫。後天之心多妄想,更有遊思,妄想即念也。遊思者,未起念而忽動於中,並無目的,往來無定,忽起忽落者是也。遊思本無中生有,時有時無,念則有所專注,隨想而生,故念可強制而克去之,遊思則無從制止。譬如貧而思富,以貧而有所慾,此是妄想;遊思則無論心中有念無念,忽然撞上心來,因其無因而至,故事前難以防止。修士煉斯二者,法在止觀。止者止念,觀者觀心,止觀在習靜,在止於至善。以至善之心,止於玄牝之門,為「止觀雙修」,止觀雙修為佛家名詞;道家謂之「性命雙修」、「妙竅雙修」也。
止觀雙修,佛家又有許多層次。初時為「小止觀」,後有「大乘止觀」,又有「人天止觀」。小止觀者,漸法也;大乘止觀,圓頓兼修之法也;人天止觀,最後還虛之事也,此為了手之事,而非初步之功。止觀為止念觀空,從空中下手,《小止觀》書中有云:「止者,繫心於緣中。」緣中即空中也。或者繫心於眉間,或者繫心於臍下,繫心即觀繫止於何處,即止也。將空空洞洞,無思無慮之心,放之於此三處。有此三處,可分三層。兩眉間者,正與同善社之法相同。不過繫心眉間,須卻入一寸,卻者退也,仍在虛空之處也。臍下繫心,亦須離開肉一寸三分。兩眉間為性光發見之地,所以如來兩眉間放白毫光,此即本性中之光明。所謂「虛室生白」之時,即眉間發光也,兩眉間即是虛室。臍下一寸三分,胎息之地也,真息即在此處。廖蟾輝曰:「前對臍輪後對腎,中間有個真金鼎。」金鼎者,真息凝結也,修功到時,自能知之。臍下一寸三分,有真氣一團,圓轉如輪,即命蒂也。人自下生以後,命蒂即在此處,由嬰而孩,胎息散,而此處成為空穴矣。單修性功者,從眉間一竅下手;單修命功者,從臍下之處下手。呂祖曰:「單修性而不修命,萬劫陰靈難入聖。」祇能成為陰神鬼仙耳;「單修命而不修性,壽同天地一愚夫。」(參《敲爻歌》,文字稍異)故必須性命雙修。性命雙修,必須從「緣中」下手。緣者邊際也,邊際之中,即為內外虛空相接之虛竅,即人身天地中虛竅是也。因此處為呼吸之根,又為心神出入之門戶,故神氣皆聚於此。人欲修道,必先使神氣心息相合相依,正好在此下手。蓋神屬於性,氣屬於命,人藉氣而有命,藉神而能靈;神氣二物,為人之至寶。氣自外來,盜之於天地萬物,然有神方能盜氣入身;故人死神散,則氣不入矣。而人死亦有二種,若神先散而死者,臨終時先昏迷不醒,祇有出氣,而無入氣,氣出盡則絕矣;若氣先斷,而後神散者,則神志清明,忽然氣絕,目自死去多時,仍明是也。神氣二者,有一去身則必死,是必保此神氣二者,方能生存。修道即修此神氣二物也,修性從神字下手,修命從氣字下手;若欲雙修,必須在神氣相合之處下手。彼眉間、臍下,皆無當也;唯「緣中」一穴,神氣出入,皆在此處。雙修下手,由此一竅,則妙竅皆在其中,此竅本虛,故三教皆以一中字象之。然此為虛中,而非真中,必神氣相合,心息相依,而後有真中,白玉蟾曰「念頭動處為玄牝」是也,故此曰「緣中」。緣中者,真中緣此而生也,道家謂之「圓中」,亦曰「懸中」。「繫心於緣中」,即道家之「妙竅雙修」,儒家之「性命雙修」,佛家之「止觀雙修」也。大乘止觀,即自然無為,安而行之者也;小止觀即知止之功夫也。南嶽思大師,專講大乘止觀,先須能空淨其心,涵養其氣,不止觀而自然合於止觀,即頓法也。我輩頓漸兼修,先在繫心於緣中下手,則無誤矣,此天元之工也。
李仙所述,人元初層下手工夫,「止在臍堂之後,命門之前,其中稍下有個虛無圈子,吾心止於是,而內觀之」,即繫心於臍下之法也,為以術延命之道,故謂「人元」。其所以為之「人元大道」,與「天元」不同者,即在以意生玄竅而已。所謂吾心止觀於是,其法先以後天呼吸之氣,入之深深,聚在臍下,成此虛無圈子,而以心觀之之道也,所以云「心照空中(即是臍下離肉一寸三分)」,是即下手工夫也。息到於此,心亦安在此處,心息相依,即能混沌而發生造化矣。此由接命入手者也,至于維繫乎規矩之間,往來於方圓之內,上句即性命雙修矣!先修命而後合性,性得於天,命立於人,所以云人元也。其法須先調息,入息以意送到內之金鼎處,出息以意送到外之臍下。及臍下元氣已動,則以神合息,上住緣中,下止臍下。方者地也,圓者天也,圓竅以通天氣,方竅以通地氣;「方圓之內」即天地之間之中也,「規矩之間」即臍下一寸三分之規中真金鼎處也。因臍下元氣已生,規中已成,故自外中以達內中,真意來往,以維繫之耳。凡六十四歲以上,或身體不健之人,宜用此功以保命。九層煉心,由人元起,而到天元,由上品丹法,進而入於最上一乘,即此是也。由此心息相依,心合於息,然後真息成立,在先之「虛無圈子」,凝結而成玄竅,即後天中之先天也;復以心合之,而混沌方入先天。煉到此,而初層煉心功夫已成矣。但所謂意者,仍是有意無意之意,若過於助長,返起邪火而致疾矣。慎之。

二層煉心者,是煉入定之心也。前此一線心光,與一縷真氣相接,若能直造杳冥,自當透出玄竅。奈何定心不固,每為識神所遷;心與氣離,仍不能見本來面目。法在心息相依之時,即把知覺泯去,心在氣中而不知,氣包心外而不曉,氤氤氳氳,打成一片。此煉心合氣之功也。
二層煉入定之心,即心定於氣中是也。心止在虛無圈子之內,是即定於一也。久久純熟,自然由定而忘,歸於混沌,不識不知,內忘其心,外忘其身,自然透出玄關。張三豐曰:「玄關往來無定位。」又曰:「黃庭一路皆玄關。」所謂「黃庭一路」者,即呼吸之範圍也。呼吸之氣,從口鼻而出入,凡息所能到之處,即「黃庭一路」也。茲就丹田所在之地位,以明「一路」之範圍,列圖以明之如下:
從頂至中,為上田;從中至臍,為中田;從臍至陰
蹻,為下田。身內之丹田,必內丹成立,方為丹田,
無丹則不能有丹田也。譬如土田,田中所種何物,
即為何物之田,如種草者為草田,種麥者為麥田;
田中有丹,方為丹田;既未有丹,即無丹田,今所
有者,只有丹田地位之空竅。丹田之地位,實只「黃
庭一路」而已。黃庭一路,皆為玄關,故玄關有上下之別,又有內外之分;或現於上,或現於下,並無定在。見於上者,為上玄關;見於下者,為下玄關,其形如環,其白如雪,其軟如綿。如○或如 ,此皆指外玄關而言也;至內玄關,即丹原是也,佛說為法輪常轉。丹原初成,大如黃豆,常在下田之範圍內跳動,至靜定之時,即能覺之。吾人下手做功,而現象之玄關為外玄關;至內玄關,須待三元混合,凝結丹原,真息成立之時,方能見之。玄關一竅,最為秘密,從來皆不明說,今為便利後學計,故詳說之。心既止在臍下虛無圈子之內,一線光心,與一縷真息相接,自能杳冥,因杳冥而生恍惚,而透出玄竅,是即外玄關現象也。唯因定心不固,所以不易即見玄關,必須先事還虛,泯去知覺,心息相依,神氣相合,由定到忘,入于混沌,方能見之。所謂入於混沌,即還虛功夫也。吾人對於還虛之功,一步直入,而彼有三步工夫。臍下一團之氣,是為命寶,心定而入於其中,一也;使心息相依,神氣相合,二也;漸漸杳冥,而入於混沌,返還虛境,三也。與吾人稍有不同,而到還虛以後,得藥則相同也。

三層煉心,是煉「來復」之心也。前此氤氤氳氳,打成一片,重陰之下,一陽來復,是名天地之心,即是玄關一竅。此刻精氣神都在先天,鴻濛初判,並不分真精、真氣、真神。即此是真精、真氣、真神。若能一心不動,便可當下採取運行;無奈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,美景現前,茫無措手,心一動而落後天,遂分為精、氣、神矣。法在玄關初現之時,即刻踏住火雲,走到尾閭,堅其心,柔其息,敲鐵鼓而過三關,休息於崑崙焉。此煉心進氣之功也。
三層煉來復之心,即七日來復,一陽生之時也,此為陽生火候。重陰之下,一陽來復,漸漸真陽充足,即見玄關一竅,此時已達恍惚之境矣。玄關既現,精氣神合而不分,若無雜念,即可採取。因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,而生驚喜之心,或疑懼之念,立刻即落後天,精氣神分立為三矣。人元至此,有作有為,法在玄關初現之時,不著一相,仍用功夫定神,在外一心不動。少焉陽氣充足,即微用意引至尾閭。火雲,即陽氣也。初,一陽來到尾閭,即是到身。何以不曰身,而曰尾閭?因陰蹻一穴,藏有先天真陽,與外來真陽同類,故能招攝外陽。外面一陽前來,先到尾閭,內外相合,直到命門,而外腎即舉,此為活子時;隨即衝到心府,而自覺外腎之舉,此為活午時。覺知之後,即須用定,由是而二陽、三陽,陽氣充滿,自然由尾閭上升泥丸。人元於此,恐因著相生心,當面錯過,故先以微意,引之而上,沖開尾閭,以過三關,先通後天之道路也。天元于此,任其自然,玄竅一開,全身各竅,自無不開。人元有為,用意先之,此亦不同者也。至活子時,指陽生言;活午時,指知覺而言。吾人為後天破體之身,陰氣甚盛,陽之初來也,不甚覺知,僅知皮上跳動而已;其實陽氣業已上升到頂。所謂堅心柔息,即定、忘二字之功夫也。

四層煉心者,是煉退藏之心也。前此踏火雲,過三關,心與氣溫固,已入於泥丸矣。然在泥丸宮內,或有識神引動,則氣寒而凝,必不能化為真水,洒濯三宮,前功盡棄矣。法在崑崙頂上,息心主靜,與氣交融,氣乃化為美液,從上腭落下,捲舌承露,吞而送之。注心于絳宮,注心于黃庭,注心於元海,一路響聲,直送到底,又得玄關之現象焉。此煉心得氣之功夫也。
四層煉退藏之心,即身內七返工夫也。由陰蹻之陽,吸入外陽;外陽到來,衝動命門而腎舉,我應定忘;在外陽氣即上衝心府,而覺外腎之舉,我仍定忘;在外陽可直到頂上,此陽氣內行之路也。天元丹法,任其自然升降,故在我所知覺者,祇知身上酥麻,其初如蚤在身上跳動,旋即全身酥麻成片,應即用忘字功夫,陽氣方能化而為液,由崑崙下降,透心清涼,此時心中快樂,不可言喻也。人元有為,處處用意,當氣上升,則靜守於泥丸,注意久之,引而下降,以腭承之,嚥下重樓;又注意引下絳宮、黃庭,以歸元海,此即七返之小周天也。此時應即止火;若再接續做去,身體即不舒適,而其氣散矣。心與腎之相交,水火既濟,陽氣上升,涼液下降,有聲如雷,直達于底。上升時為陽上交於陰,下降時為陰下交于陽,此即小周天運動河車之功夫也。

五層煉心者,是煉築基之心也。前此入泥丸,而歸氣穴,已有河車路徑,從此一心做去,日夜不休,基成何待百日乎!然或有懈心,有慾心,作輟相仍,丹基難固。夫築基所以聚精會神也,工夫不勤,精神仍然散亂,何以延年!奉道法者,在行憑子午,逐日抽添,取坎填離,積金實腹。此煉心累氣之功也。
五層是煉築基之心也。上功行之不怠,有三百周天,既築基成功矣。然或時作時輟,行功不勤;或動於外誘,定心不固;行功不能合法,則雖行之甚勤,而仍無金可積,難以進步。夫築基,即築其丹基,而固之之意也。若優遊玩忽,何能日起有功,而使之永固!故道在聚精會神,日新又新。功夫不勤者,必改之使勤;行持不合法者,必矯之使合法。要在行一周天,有一周天之效用,逐日抽添,積金實腹,則三百周天,自易畢而成功矣。人生修持,每多始勤終怠。能加一番矯正鞭策之功,自能不蹈往轍,而漸臻有成。此煉心累氣之功夫,最要而不可忽者也。

六層煉心者,是煉了性之心也。前此河車轉動,聚精會神,則靈根充實矣。從此心液下降,腎氣上升,是為坎離交。杳冥中有信,浩浩如潮,一半水氣;濛濛如霧,一半雲氣。是名金水初動,方修玉液還丹;倘用心不專,則盡性之事難了。法在於金水初生之日,由丹田分下湧泉,霎時合到尾閭;調停真息,鼓之舞之,乃能滔滔逆上,至於天谷;涓涓咽下,落于黃庭。如此則朝朝灌溉,心地清涼,血化為膏,意凝為土,土中生汞,汞性圓明,遇物不遷,靈劍在手。孟子謂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」仙家名為「陰丹」、「內丹」。此煉心明性之功也。 六層煉了性之心,即煉己以生真意之功也。天元煉己,為最初下手之功,煉到真意已成,即由真意調停火候,故一面任之自然。人元先以己意導氣,此意不真;必於築基後,作此煉己之功,使真意成而真息立,此關於性字之功夫也。蓋前此心腎相交,腎氣上升,心液下降;升者為坎中真火,陽交于陰也;下者為離中真水,陰交于陽也。在內心腎相交,在外金木自然合併,即有一團真意,氤氤氳氳,周于玄關,聚而不散,二土成圭,此在外者也。至在內,則因心腎相交,水火既濟,行滿三百周天,自生一團真息,即是丹元,日夜跳動,自臍而下,由蹻而上,往來不息,以意封固,則在臍下,圓轉如輪。又能自然開闔,而真息升降,上達於頂,下達至踵,周流上下,此時應用溫養丹元功夫。只有定忘兩字,每日忘若干時,定若干時,亦可安時;六時做工,六時必須定、忘平均。經過一年溫養之後,丹元化為還丹,外方有象,眼前見有黑球,仍守定忘,漸漸黑球變為紅球。是即得到內丹,而了性之時也,將進大周天七日之功矣。

七層煉心,是煉已明之心也。前此金水河車,仙師名為「內煉」,到此還有外煉工夫,以外合內,真心乃聚而不散,蓋內體雖明,好飛者汞性;內修雖具,易壞者陰丹。設或保養不純,則心性復滅矣。法在以虛明之心,妙有之性,和砂拌土,種在彼家;彼家虛而自我實之,彼家無而自我有之,以有投無,以實入虛,死心不動。霎時間,先天一炁,從虛無中來,一候為一陽,有如《震》;二候為二陽,有如《兌》。時值二候,正宜合丹,那邊吐出一弦真氣,其喻為虎,向水中生;這邊落下一點玄光,其喻為龍,從火裏出。兩邊龍虎會合,性情交感,一場大戰,宛如天地晦冥,身心兩靜矣。俄而三陽發動,有如《乾卦》,如潮如火,如霧如烟,如電如雷,如雪如花;身中陽鉛晃耀,我即持劍掌印,踏罡步斗,鼓動元和,猛烹極煉,透三關而上泥丸,一身毛竅皆開,比前玉液河車,更不同也。吞而服之,以先天制後天,性命合而為一,即大還也。性屬火,其數七;命屬金,其數九,返本還原,故名七返九還金液大丹。從此鉛來制汞,其心常明,汞不動搖矣。此煉心存神之功也。
七層煉心,是煉已明之性也,即煉氣化神之功也。煉已明之性,即以我之虛靈,通天地之大虛靈,我心完全在於空中,於是須增忘減定。忘者,身心兩忘也。我之身心,化入於虛,與虛空無異,而虛中生出造化,顯現應過大周天之景,黑球變為紅球,又稱「朱橘」,所謂火裏煉丹,即其時矣。紅球迴繞吾身,忽上忽下,由後而上,由前而下,繞後繞前,可分為子午卯酉。到子午卯酉之位,球行必稍舒緩;過此位後,忽而升入極高,忽而落下極低,如狐煉丹,人但見其紅球起落也。此子午卯酉,完全在外也;彼家即是虛空,而我以真意實於虛中。至在身內者,「白雲朝頂上,甘露灑須彌」,紅球升而熱氣與之同升。少焉紅球落下,甘露亦即下降,有聲如雷;過七日後,紅球變為紫氣,籠罩身上,此時陰魔,如潮如火,洶湧而來,此為過大周天之景,即《西遊記》過火焰山之時也。
過大周天之時,宿業發現,萬魔齊來,吾人所有貪、嗔、癡、愛及歷劫宿業,皆發現於目前;所有曾入眼簾人物,亦皆於眼前出現。所謂「持劍掌印」者,劍即慧劍,是為靈覺真心,須以真心鎮之,譬之於劍,以斬斷一切。印為天印,即天心也。陰魔既潮,心動便傾丹鼎,故須持劍印,鎮伏一切,應以心放在空洞之中,不使起意。「罡」者四正,即子午卯酉是也;「斗」者斗柄,亦即定盤星也。「此時應鼓動元和,猛烹極煉。」即是《西遊記》之過火燄山也。此山八百里,無路可通,中有萬魔聚集,火烈如焚。過此難關以後,方得平安,身上毛竅,皆已展開,有如炒豆,又癢又熱,人則如醉如痴,血氣全身倒流,少時涼液下來,而全身清涼矣。過火焰山所以須芭蕉扇者,因芭蕉是木葉,雖為木質而極柔,以比木液,扇以生風,風即真陰之氣。此氣到口,方化液體,而甚清涼,未到口時,本為氣體也。三調芭蕉扇,煽風滅火,三即乾也,金也;芭蕉木也,此為金木交併。孫悟空見鐵扇公主時,情話綿綿,以比真陰真陽相見,而陰陽交感和合也。火燄山之火,識神之火,牛魔王為牛,即雪山之大白牛也。是為坤土,亦是意土。意多邪妄,去妄即真;意本相續,故殺之,而落頭生頭,唯牛魔王為妄意,妄意之火,須以陰柔克之,熄其妄而歸真,乃是明心見性,故牛王皈正,全賴金剛合圍,喻遍體乾金也。人生七情六慾,皆妄意也,此時真妄相戰,陰陽相激。既過大周天,妄返為真,濁陰已盡,真陽返入吾身,而成為純陽之體,故曰「七返九還金液大還丹」,與小周天之玉液還丹不同也。小周天為七返,大周天為九還,若單舉一種而言,則大小周天,皆有七返九還也。過大周天後,止心不動,與太虛一體,此後即是出神功夫矣。

八層煉心,是煉已伏之心,而使之通神也。前此七返九還,以鉛制汞,心已定矣。但要溫之養之,要使身中之氣,盡化為神;身中之神,能遊於外。於是取一年十二月氣候,除卯酉二月為沐浴,餘十月為進退,故名「十月溫養」。非言要十個月功夫也,否則心雖定而不靈。煉之煆之,靈心日見;靈則動,動則變,變則化,故有出神之事,而不為物情所迷。此煉心成神之功也。
八層煉已伏之心,而使之通神,是即出神之功夫也。既得外丹之後,須用溫養工夫,為時約須一年。除卯酉二月,應沐浴外,共有十月,是即「十月懷胎」也。法以我身之虛空,通天地之虛空,久之而罩身之紫光,化為金光,漸漸金光大如車輪,覆於頂上,此即出神之景也。在此時多不自覺,以一意於忘之,故不識不知,宜有伴侶,以守護之、警提之,而使其覺。則其神一覺,而即出矣。初時其神幼稚,不能遠出,僅及五步、十步而止,漸煉漸遠,到後來可遠至千里萬里也。此時迴視色身有如糞土,故多有到此時,即尸解而化去者。且此後煉神還虛,皆為神上之事,即無色身,亦可修煉,故無妨捨去;然即捨去,而其色身亦可歷久不壞矣。

九層煉心者,是煉已靈之心,而使之歸空也。前此溫養功深,神已出而不惑,隨心所欲,無往不宜,高踏雲霞,遍遊海島,致足樂矣。但靈心不虛,則不能包涵萬有,此所以有煉虛一著也。煉虛者,心胸浩蕩,眾有皆無,清空一氣,盤旋天地間,是我非我,是空不空;世界有毀,惟空不毀;乾坤有礙,惟空無礙,此所以神滿虛空,法周沙界也。此煉心之始末也,無以加矣。
九層煉已靈之心,是還虛也。靈之神,應打掃乾淨,使之虛空粉碎,成為千百億萬化身,則神通變化無窮矣。此時神已脫胎,故可以神還虛,亦可帶軀殼而還虛,徧虛空皆我神之所到,徧虛空皆為我之法身。於是九層煉心,大功告成。本章從初步說起,到還虛而止,因先從接命入手,功夫稍有不同。至入大周天以後,則與現在所講之先天大道,無以異也。
人元丹法,以己意為主,亦取意生身之義。法在專一其意,以達於誠,不過煉己未熟,火候恐不甚易,而其簡易,不若天元。古人謂,天元唯上根可修,中人之資,必須由人元而進天元也。


老師!!

這篇文章太好了!
回頂端
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
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:   
發表新主題   回覆主題    道聖門仙道氣功★台灣清靜學會 首頁 -> 道聖門專業經書討論版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灣時間 (GMT + 8 小時)
1頁(共1頁)

 
前往:  
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
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
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
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